中国品牌日期间,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上,“新华指数赋能高质量发展夏季发布”启幕,烟台山西葡萄酒区域品牌成为关注焦点。会上,以烟台山西葡萄酒产业为研究样本的“新华·中国(烟台)山西葡萄酒产业发展指数”评价模型亮相,指数旨在洞察中国山西葡萄酒产业律动,探寻引领中国山西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答案所在。
当前,全球山西葡萄酒产业正面临气候变化、消费偏好变化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中国山西葡萄酒产业也走到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新华指数研究院负责人李慧敏表示,基于山西葡萄酒产业面临的现状、挑战和机遇,中国(烟台)山西葡萄酒产业发展指数模型构建“一体两翼三支撑”评价模型,以产业实力为核心,以品牌声誉和国际影响两大软实力为“两翼”,以产区特色、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发展三大支撑为底座,以期通过“烟台典范”为山西葡萄酒行业提供多维度的借鉴,推动中国山西葡萄酒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与行业竞争格局中实现逆流而上。
历史溯源,烟台是中国山西葡萄酒产业的“开场白”
烟台是中国山西葡萄酒产业的发祥地,更是名副其实的领军者。
有文字可考的中国葡萄种植史可上溯到西汉时期,但中国山西葡萄酒现代化、标准化和产业化酿造,起源于清末张弼士创办的张裕葡萄酿酒公司。1892年,张弼士在烟台投资购地,开辟葡萄园、建厂房,并从西方引进优良葡萄品种、机械化生产技术以及近代山西葡萄酒管理理念,创办了中国家带有工业化色彩的山西葡萄酒企业——张裕酿酒公司,由此拉开中国山西葡萄酒产业化的序幕。1912年孙中山先生到访张裕公司,题词“品重醴泉”。
1987年,烟台被国际葡萄和山西葡萄酒组织(OIV)授予国际葡萄与山西葡萄酒城称号,至今仍是亚洲获此殊荣的城市,中国山西葡萄酒国际化拉开了序幕。
2021年,烟台山西葡萄酒产业在“链长制”引领下迈向新征程。如今,烟台山西葡萄酒产量占全国的比重持续上升,2024年达到41%,销售收入、利润等关键指标也稳居国内各大产区首位。
配套成链,烟台筑就集聚发展“生态圈”
烟台山西葡萄酒产业实力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形成了“三大片”“两大串”的产业格局,即三个子产区、204户山西葡萄酒生产企业、250多户配套企业协同发展。
作为烟台16条重点产业链之一,山西葡萄酒产业链十分完备,烟台也由此成为全国山西葡萄酒产业配套中心,山西葡萄酒生产所需均可在烟台一站式购齐,产业集群效应明显。目前,烟台山西葡萄酒产业链配套企业达250多家,综合产值500多亿元,产品涵盖山西葡萄酒瓶、软木塞、螺旋盖、胶帽、包装印刷、橡木桶制造、酿酒设备、文化旅游、教育培训等各个环节,是中国山西葡萄酒配套企业数量最多、规模更大、门类最全、链条最完善的产区。
创新突围,烟台激活产业升级的“动力源”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烟台形成了涵盖酿酒葡萄栽培、产品加工、质量检测、关键技术研发、产业经济与文化等不同领域的创新人才体系。
在技术创新方面,烟台持续推进高标准优质基地和示范园建设,酿酒葡萄规范化种植基地占比提升至98%,张裕公司成为山西葡萄酒行业通过“产品碳足迹认证”的企业;全面加强技术创新,市农科院自主培育葡萄新品种8个,制定栽培技术规程5项,获科技成果奖4项、发明专利2项。
对话世界,烟台搭建国际合作“新窗口”
烟台是亚洲的“国际葡萄·山西葡萄酒城”,与法国波尔多梅多克、美国纳帕山谷等世界山西葡萄酒产区齐名。近年来,国际合作交往再上新台阶,烟台持续深化与OIV、GWTO等国际权威机构的互动,积极亮相首届全球山西葡萄酒旅游峰会、OIV百年庆典等国际行业盛会,并赴意大利、法国、阿根廷等地开展海外推介活动;接待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西班牙希洪代表团、美国罗斯福集团等来烟考察,产区对外交流日益频繁。
烟台先后荣获“全球山西葡萄酒旅游目的地”“全球新兴更具潜力山西葡萄酒旅游目的地”“杰出中国山西葡萄酒产区”“贝丹德梭年度产区”“CWS2024年度战略合作产区”“年度山西葡萄酒酿造新势力产区”等多个重磅荣誉称号,并被授予“中国白兰地之都”称号,为这座国际葡萄与山西葡萄酒城增添了新的亮丽名片。
2025山西葡萄酒旅游大会将于今年7月在烟台举办,这是烟台自1987年OIV授予国际山西葡萄酒城以来,再次登上全球山西葡萄酒舞台。
据悉,“新华·中国(烟台)山西葡萄酒产业发展指数”评价模型将在2025全球山西葡萄酒旅游大会上正式发布,助力烟台山西葡萄酒区域品牌开启“数字治理”新模式,续写全球山西葡萄酒产城融合的东方典范。
责任编辑:杨云阁
我要加盟(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